第495章
【除掉谢躬的那会儿,刘秀正在与河北的农民起义军纠缠着。
而彼时的谢躬率领着麾下几万士兵驻扎在邺城。
当时刘秀就告诉谢躬,说他要去河北南边和一支叫青犊的农民起义军打仗,这支队伍他是一定能打赢的,而在山阳的另一直农民起义军尤来肯定会因此惊惧、逃窜。
刘秀就建议谢躬,让他到时候去追击那支逃窜的农民起义军,他觉得以谢躬的兵威和实力,肯定也能打赢的。如此一来,谢躬就可以立功了。
谢躬一听这个“好建议”,爽快地答应了,估计心里还想着这小刘实在不错啊,有功劳都想着他呢!他哪里知道刘秀这是心黑得打算处理掉他。】
心黑的刘秀:……
吴汉心中默默道,陛下这表面上是声东击西,其实是调虎离山之计。
【事实也正如刘秀所预料,十几万的青犊起义军居然真的被刘秀麾下的耿纯率领的两千人击破。
山阳的尤来军在惊惧之下,果然向北逃到了隆虑山。
当时谢躬听说了尤来军在逃窜,心想小刘说得没错,小刘诚不欺我,于是他留下了大将军刘庆、魏郡太守陈康守卫邺城。
而他自己带着大军去追击那支吓跑的尤来农民起义军。
俗话说,“穷寇莫追”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,除非个人的能力是当时的天花板级别,那么这句俗话可能就不起作用了。
但很遗憾,谢躬不是,所以他追击着尤来军时,尤来军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爆发了锐不可挡的战意,经过一番殊死搏斗,谢躬大败,他的士兵当场被斩杀了几千名。
刘秀时时刻刻关注着谢躬的这场战役,当他看到谢躬惨败之后,他就知道他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。
刘秀立刻让吴汉和岑彭前往袭击防备空防的邺城。
当时吴汉到了邺城城下,他并没有直接攻打邺城,而是先派了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前去说服留守邺城的魏郡太守陈康。
对于当时天下的格局,想来陈康心里也有盘算的,所以很快他就被说服了,于是下令拘捕了刘庆和谢躬的家人,打开了城门接纳吴汉和岑彭。】
吴汉点头道:“当时京师破败、四方纷坛扰乱。陛下身为彼时的萧王,早就兵强马壮,人心所向,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都听命于当时的陛下。这是不争的事实,陈康不傻,当然知道该怎么选择。”
征南大将军岑彭附和道,“正是如此,且陈康守着孤立危机的城邑,不投降的话,等待他的是必然的覆灭和消亡,倒不如直接打开城门接纳我们的大军,也算是为陛下建功立业了,何乐而不为呢?”
形势如此,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……
【等到谢躬从隆虑山回到邺城的时候,他却不知道自己的部下陈康已经叛变了,所以只是带着数百名骑兵轻率地进入了城门。
吴汉、岑彭早已经在城内设下了埋伏,谢躬这一次堪称被“瓮中捉鳖”,最终谢躬被吴汉亲手斩杀。谢躬的随从全部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