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8章
雁门关的整体布防,可以概括为“两关四口十八隘”。
在句注山北边不远的就是韩国的新国都马邑,因此韩王信迁都到此地也是为了方便把守这两个关口,尤其是雁门关。
韩王信的目的是为了将匈奴抵御在句注山以北,所以这一迁都颇有种“天子守国门”的意味。】
天子守国门……群臣纷纷怔然。
刘邦闻言,忍不住拍手赞叹道,“好一个天子守国门,正该如此!”
君王、大将、士兵就该护着身后的百姓,身后的国家。
韩王信沉默着垂下眼帘,天子守国门,他迁都正是为了将匈奴抵御在句注山以北,但……但……
韩王信忍不住以手掩面,但……他都做了什么啊,他投靠了匈奴,将家国、将大汉抛之脑后了。
【刘邦一听韩王信的迁都请求,深以为然,就同意了他的请求。
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恰好在这一年的秋天,冒顿单于的大军直接越过长城,兵临马邑城下。
这个时候的冒顿单于已经统一了北方草原各个部落,所以他们这一次是集结了北方各部落政权,数十万大军。
韩王信对面数十万的匈奴铁骑,根本无能为力,无法应战。他想据守等待朝廷派兵来解围,但路途遥远,远水救不了近火。
鉴于以上的情况,韩王信便多次派出使者想与匈奴议和。
刘邦也准备出兵援救马邑,但当他得知韩王信竟然和匈奴私下里有来往的时候,他大为震怒。
刘邦最后考虑到“韩国”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如果不派兵前去援助的话,韩国要是真的被匈奴侵占了,那大汉就相当于立在危墙之下了。
所以最后刘邦还是派人前往救援马邑城,不过鉴于他的不妥行为,刘邦还是写了书信责备了他一下。
这一责备就出事了,韩王信胆子是真的小,他害怕被刘邦清算,于是直接打开城门,向匈奴投降了,甚至双方还约定了共同攻打太原。
其实,刘邦如果真的要搞死一个人,不至于提前责备他,他都是直接出其不意弄死的,刘邦写信责备韩王信,反而恰恰说明了刘邦不打算弄死对方了,算是轻轻揭过了,只能说韩王信还是不太了解刘邦啊!】
刘邦怒骂道:“可不就是如此。骂归骂,朕这是放过你了。你倒好,直接投降了匈奴。”
韩王信心中有苦说不出,他怎么敢?命只有一条,若是赌输了,可就什么都没有了……
他是这样想着,但明面上还是陈情泣道:“陛下,是臣的错,臣辜负了陛下,求陛下恕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