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
记着个鬼,要不是二哥怕自己族里都闹出事来不好收拾,经常派人查看敲打,李氏也少不了有人头落地。就这样还砍了几个具体做事的,之前查出的问题可不少,赶着在朝廷真正动刀子前改过来了才是真的。
李智云停步负手,老气横秋地道:“你听好了,太子并不强求陇南这样的地方多打粮食,能把粮税交足了,地方上常平仓满着就行。我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,把人挤兑到庄子里做佃户,采摘期就好叫人去花田和林场做事了。你也不想想,我们陇西李氏如今是什么?是宗室!”
他提高了声音喝骂:“别人不顾天下残害百姓,我们宗室也要如此吗!把人逼反了失了天下,你们还能有如今做宗室的好处?”
李见唯扑通跪倒,冷汗直流,并不是有保全李氏天下的自觉,纯粹怕李智云发作他。虽说才经过隋末,可他不觉得多弄些佃户就能逼反人。再说了,陇南这小地方就是有人造反,都不用太子派人,他们自家就出人给镇压了,有什么好怕的。
李智云没叫他起来,自顾自地道:“不是没有两全的办法。我来这里看了很多地方,朝廷推行的农具能节省人力,把人空出来。按说这边不缺马,怎么很少见到?”
李见唯无言以对,伏首于地。
朝廷推行的新农具当然是好东西,尤其这边适合种小麦,正是收割机、播种机大显身手的地方。但那不得花钱养马、花钱打造农具么。
哪有人好使。虽说耗人力,但人便宜啊,从早使唤到晚也不心疼,不像牛马那么娇气。马拉收割机干大半天,多叫几个人干一整天不就完事了。
牛马要□□饲料,还专门得有人好生养着,佃户让他们吃自己的去就行。
最主要的是一年的花期也就二十天,那段时间抽些人出来就够了,何必为了这点时间再花钱打造农具来节省人力呢。
李智云一只脚抬了抬,很想踹过去。来之前他跟二哥聊过,房相等人也在,之前出去查访工厂的魏徵说新农具的推行并不理想,房相就说穷人自是办不起的,世家大族应该是情愿用人力,不愿意花钱。
他当时还想不通,二哥跟他解释了好一会,他还是迷迷糊糊的。为什么呢?为什么他觉得更省力的机器会不如人力呢?
但是到了这里,也不知怎么的,听李见唯说着说着,他就突然明白过来了。
忍住踹人的冲动,他冷淡地道:“太子常同臣下说起荀子之言,道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前隋颠覆,亦是如此。你也是读过书的人,好好想想这是什么意思。太子就要登基了,你好自为之。”
李见唯再三顿首,将这话记下,要回去告诉族里。
他已经懂了:即将统治天下的新君年少气盛,大家千万不要触他的霉头。
李智云低头,既气恼,又怜悯地看着这个族中辈份还在他之上的中年人,心里想,二哥的胸怀,果然不是这些人能明白的。四哥从小与二哥不和,三哥身体不好,他是幸运的,那时不顾年纪幼小,死死跟在二哥身边,才能明白一点二哥与他近臣们的所思所想。
≈lt;a href=&ot;古穿今 ≈lt;a href=&ot;&ot; title=&ot;南林烟&ot; tart=&ot;_bnk&ot;≈gt;南林烟